石破茂突然召开记者会,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。
就在他辞职的第二天,中国迅速出手,对日本发起反制。
中方宣布了一项制裁令,将一名“反华急先锋”拉黑,不允许他入境。
制裁“反华急先锋”
2025年9月8日,即石破茂辞职的第二天,中国外交部果断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实施制裁。
其中包括:冻结他在中国境内的所有财产,禁止中国任何组织和个人和他有任何形式的合作,不给他本人及直系亲属签发签证、不准他们入境(包括香港、澳门)。
那么石平到底是什么人,为什么会遭到中方如此强硬的制裁呢?
石平这个长期活跃在日本政坛的人物,一直以来都是个“反华急先锋”。
1962年他出生在成都,毕业于北京大学,后来公派到日本去留学。
2007年,他加入日本国籍,从此开始了他的反华生涯。
他长期在台湾、钓鱼岛、历史、涉疆、涉藏、涉港等问题上口出狂言,散布不实言论。
并且公然参拜靖国神社,严重违背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。
还干涉了中国内政,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。
他的种种恶劣行径,是对中国的公然挑衅,也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。
在国际舆论场上,他不断制造虚假信息,抹黑中国形象,故意误导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。
他推动日本政府,采取更激进的反华政策,想在外交、经济等多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。
石平的所作所为,完全是出于一己私利。
中方对他实施制裁,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必要举措,也是对那些想要破坏中国发展、干涉中国内政的反华势力的严重警告。
而这次石破茂的辞职并不简单,其实是日本国内复杂的政治局势在搞鬼。
日本政坛的动荡
自石破茂上台以来,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。
在日本国内,自民党在选举中接连受挫。
先是2024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,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没能获得多数席位。
紧接着今年7月的国会参议院选举,执政联盟再次失去参议院多数议席。
这是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,首次出现该党领导的政权,在国会众参两议院,同时失去多数席位的尴尬局面。
选举成绩不佳,让石破茂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,党内其他势力都将矛头指向了他,并要求他引咎辞职。
党内大佬麻生太郎、法务大臣铃木馨佑等众多人士,公开支持提前选举新总裁。
9月2日,自民党召开参众两院议员总会,决定启动提前选举新总裁的党内程序。
截止9月7日0时,自民党已经有131名国会议员和20个地方组织要求提前举行总裁选举。
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等一众高层,也都表达了辞职意向,纷纷开始“逼宫”。
此外,石破茂在党内的根基薄弱,长期处在不是主流派的位置,被称为“党内在野党”。
尽管他凭借基层民众和地方组织中的人气,当选自民党总裁,但在施政过程中,因缺乏深厚的党内支持,决策经常受到党内保守派的牵制。
并且决策执行难以有效推进,政治信誉也不断下降。
再加上之前以日美关税谈判为理由拒绝辞职,而随着日美关税谈判完成,这一借口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。
没了这个借口,他在党内的处境更加艰难。
面对党内要求他辞职的强大压力,也越来越难抵抗。
种种因素混在一起,最终迫使石破茂选择辞职。
辞职背后的深层考量
石破茂在记者会上提到,党内可能会产生决定性分裂。
并表示这不是他的本意,所以他才决定辞职。
前首相菅义伟在6日晚与石破茂见面时,也表达了对党内分裂的担忧,要求石破茂做出去留选择。
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,避免党内进一步分裂,是石破茂选择这时候辞职的重要原因。
要是他继续坚持留任,自民党内部的分裂可能会进一步加剧,而且还会暴露在公众面前,这对自民党来说是雪上加霜了。
所以,石破茂选择辞职,也是为了给自民党留下一丝体面,避免党内矛盾彻底激化。
石破茂辞职的消息传出后,日本网络上迅速引发热议。
民众对此看法不同,有的觉得石破茂终于要辞职了,有人认为他应该战斗到底,还有人觉得,就算他辞职了,自民党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。
另外,也有民众觉得这次石破茂辞职事件,只是日本政治舞台上的一场小闹剧。
他们对日本政治的现状感到失望,认为无论谁上台或下台,都难以真正解决日本面临的经济、社会等问题。
目前,石破茂的辞职已成定局,而日本政坛也将因为他的离开,迎来新一轮的动荡。
中方在石破茂辞职第二天就发起了反制措施,不许“反华急先锋”入境,这一举措也让日本民众的讨论有了新的方向。
石破茂走了,石平被制裁了,日本政坛还会继续乱下去。
这种政治的混乱,会让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。
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争斗,还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,进一步影响日本社会的稳定发展。
可以预见的是,在未来一段时间内,日本政坛的乱象还将持续发酵,给日本带来更多的挑战。
宏赢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