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越国,大家都会想起那个最会卧薪尝胆,也就是说最会装孙子的越王勾践。
其实越国可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逆袭草根,一直是个强国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,从商朝、西周一路走来到了春秋战国。
越国的方位在吴国的东南方,它的发祥地在今天的江苏扬州一带。
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王都是世袭,也就是说那些诸侯们个个都是有"种"的,越国也不例外。
越国的始祖甚至比其它诸侯国更为高贵,人家祖先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,跟大禹有直接的血缘关系。
不过在大禹的后代中,就是越国比较有出息,大禹的其它后代如杞国、缯国、褒国等都是不肖之徒,没保住家业,先后被兼并或者灭国。
越国非常牛,它的邻居吴国偏偏也是牛国一个,所以它俩就像猫狗一样是天敌,注定互掐,无法并存。
展开剩余80%勾践跟吴国争霸之前,他老爸允常就开始跟吴国撕逼。勾践上台后,吴越争霸大幕直接拉开。
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,勾践领导越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,在公元前473年吃掉了麻痹大意的吴国,开始一步步走向强大,最终成为巨无霸。
越国强大的时候,北部边疆到了齐鲁大地,东边直抵东海,西部边境内安徽和江西一带,雄踞东南一方傲视中原群雄,跟齐国、楚国和晋国一起被墨子称为"好战之国",能打败更加好战的霸主吴国的主儿,能不好战如命吗?
齐国的齐恒公也非常害怕越国,他跟大臣们一说起越国就心惊肉跳。
勾践不但会打仗,还很会来事,他对当时已经名存实亡的周王室毕恭毕敬,时常把好吃的好玩的送到周天子那里,把周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,受赐“胙”,“命为伯”,越国自此为中原国家所承认,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。
勾践在讨好周天子的同时,还不忘笼络人心,把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土地拿出一部分赠给了楚国、鲁国和宋国。
这样一来勾践威名大震,江湖上对他无不交口称赞,尊他为老大,这时候的勾践走到了人生的巅峰,越国也到了极盛时期。
但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走向西边,离日落越来越近;国家到了最盛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,离衰落越来越近,盛极而衰,任何一个政权概莫如此,越国也不例外。
越国在勾践之后就走向衰落,黄鼠狼下老鼠,一代不如一代。
到了勾践后代无颛的时候,越国开始走下坡路,为了摆脱颓势,无颛重新将国都迁回故都会稽,但还是不能重振勾践当年雄风,更无法挽救越国灭亡的命运。
无颛在位18年去世,没有任何作为,只会寻欢作乐,将越国带向歧途。
18年后,其弟无疆继位,可是这家伙更不靠谱,不但不能治理国家,还不自量力,穷兵黩武。
越王无疆三十七年(前306年),他想学先辈勾践称霸中原,派兵去攻打齐国。
齐国忽悠他说,我们服从你的领导,是越国的朋友,不该拿我们开刀。真想打仗的话,就去打楚国吧,楚国国君天天骂你,而且楚国国力虚弱,是个软柿子,一捏就扁。
于是越王无疆就听信齐国人的话,调转马头指挥大军直奔楚国而去。
可是没曾想楚威王早就看越国不顺眼,想收拾他,正愁没有借口,这下可好正瞌睡呢,越国送来枕头。
楚国毫不客气就跟越国大战起来,越国军队战斗力很菜,一触即溃,作死的越王无疆终于做到了头,被楚军斩于马下。
无疆一死,群龙无首,树倒猢狲散,越王的两个儿子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建国称王了。
经过这样一折腾,强大的越国分裂成了小国,风光不再。
到了他们的后代——闽越王无诸同越东海王摇执政的时候,越国地盘在楚国的压迫下,已经缩水到难以想象,到了福建沿海一带。
秦始皇统一天下后,这些勾践的后代也很识时务,纷纷表示将团结在大秦周围,服从秦始皇领导,都主动去掉了王号,当起郡长。
秦始皇一看他们这么乖,就顺水推舟,把他们这地方设置为闽中郡。
秦朝灭亡时,楚汉相争,无诸和摇后来选择站队到刘邦一边,汉朝建立后,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,先后封无诸和摇为闽越王和东瓯王,于是他们重新在原先的闽中这地方站稳脚跟,继续在这里逍遥自在。
到了汉武帝的时候,政局稳定,天下太平,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已不能容忍自己地盘有异姓王存在,就找个借口收去了封号,把他们纳入汉朝会稽郡,其民众也大部分被迁徙到了江淮地区,越国传袭下来的影响从此彻底消亡。
发布于:北京市宏赢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